当前浏览器版本较低,部分功能响应较差。使用完整功能,请升级浏览器到最新版本或IE9以上。谢谢!

产品与解决方案

安博电竞网站真人官网下载.数字赋能产业链现代化研究——以宁波鄞州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4-08-14 17:57:37 来源:安博电竞网址 作者:安博电竞网址大全

主要特性

安博电竞网站真人官网下载

  党的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求是》杂志2022年1月发表习总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文章指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等。数字赋能产业链现代化,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现代工业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数字经济系统建设的基础,也是数字化改革的支撑。习总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伴随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贸规则、产业分工体系重构,国家间竞争态势愈演愈烈,全球产业链、供需链、价值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均面临优势重塑。

  产业链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基础能力。以工业“四基”即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为核心的产业基础高级化。二是产业链控制力。即拥有产业生态链或技术领先力量的尖端企业引领和主导产业链的竞争格局。三是产业链的联动效应。即建立产业生态网络、形成产业集聚联动效应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主要呈现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独具特色且引领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二是引领行业的经济规模和生产能力;三是高效协作的供需产业链分工体系;四是世界级品牌且掌握本行业全球话语权。综上所述可知,未来产业竞争聚焦至高端产业集聚、产业链现代化、产业链数字化水平之争。

  数字赋能产业链现代化强调构建“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数字化—企业数字化—产业链数字化—数字化生态体系”,实现全链条、全领域、全渠道数据流和产业链的深度耦合。数字赋能产业链现代化有两条路径,一是企业智能制造技术的广泛应用;二是“未来工厂”或产业大脑、物联网建设。企业智能化改造是产业链现代化的关键环节,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企业生产流程、研发设计、生产工艺、管理服务等全价值链、创新链的优化升级。同时,伴随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企业借助各类协同创新类平台有效链接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大数据分析、技术协同创新、上下游资源整合和案例资源共享。鄞州要提升产业链数字化水平,必须在核心环节锻长板,强弱板,补短板,聚焦产业链龙头引领产业,提升产业链的集聚力、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

  鄞州坚持制度创新、数字赋能和生态赋能。围绕鄞州建设共同富裕标杆区要求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年度指标,引导出台《鄞州区关于培育“154”千百亿级产业集群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加快培育制造业50强企业实施意见》《鄞州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方案》《未来工厂实施方案》《高能级现代产业链引领区行动方案》《关于印发〈鄞州区企业上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鄞州区创建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等,完善做大育强、单项冠军、小巨人梯队培育机制,完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清单,深化小微企业园改造,推进运行制造业全域治理数字化平台,实施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万有引力引才工程。启动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制定出台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建设以未来工厂加产业大脑为核心的新制造。确立建设一加四加N区域优势产业链体系目标,累计落实了17个标志性产业链主体,构建创建五个产业链。

  围绕鄞州154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方向,产业集群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集聚效应明显。2021年1-9月份,鄞州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69.7亿元,对GDP的贡献率为40.1%,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331.2亿元,同比增长20.9%,高新技术产业规上增加值同比增长21.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3%,软件信息技术营业收入增长39%。被列入市246产业的883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12.8亿元,同比增长21.1%,亿元以上企业梯队产值同比增长24.3%。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26.2%,位居规上工业首位,特别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增速高于全市17个百分点。2021年,持续加大集成电路、新材料、软件信息、生命健康、5G等重点行业的招商引资和培育力度,总投资额超90亿元。

  2021年鄞州累计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6家,数量全市居首。科技部火炬中心公示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鄞州236家企业列入公示名单,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46家。截至2020年底,鄞州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9家、省市级企业研究院30家、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49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5件,远超全省34.1件、全市31.5件的平均水平。拥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92家,新增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49家,总量达到3234家,“领头羊”企业如“东睦”“韵升”“乐歌”等13家企业入选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总数均位列全市第一。“奥克斯”“博格华纳”等5家企业入选2020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百强。

  1.推进企业智能化大改造。开展新一轮智能化技术大改造,分层级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提升扩面,打造以“未来工厂”为标杆、以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为主体的新智造群体。全面推广工业机器人应用,推进自动化(智能化)成套装备改造。推动制造业企业向全环节数字化发展。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开展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融合集成创新。推动制造业龙头企业广泛应用新技术,实现新模式,打造一批标杆性“未来工厂”。重点发展智能家电(家居)、智能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等核心产业,集聚了全市近三分之一的数字研发型企业,全区重点工业企业机器联网率达到76.8%。预计到202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0%,以楼宇经济、街区经济和总部经济为主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到2025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6%,打造“未来工厂”2家以上、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0家以上,基本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2.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支持企业加快工业操作系统开源开放平台共性基础和交叉技术研发,加快部署5G芯片/模组/网关等重要软硬件产品。鄞州已累计建成5G通信基站2126个,数量占全市的24%,位居全市第一,5G信号已覆盖主城区和重点镇区。区内光缆总长度、城域网出口带宽负载能力均为全市第一。城镇和乡村的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1000Mbps和500Mbps以上,互联网城域出口带宽提升至11400Gbps,为大力发展数字未来产业夯实了基础。支持重点企业建设基础级、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1+N+X”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动工业软件企业向提供平台服务转变,构建资源汇聚、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生态。加快建设产业大脑,推动政府侧、企业侧数据汇聚,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推动综合场景和行业应用开发建设。预计到2025年,创建市级及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6%,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5%。

  3.推动中小微企业上“云”用“数”。实施企业上云计划,降低企业IT建设成本,便捷获取数字化服务。推动研发设计等软件上云,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引导中小微企业核心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实现生产、营销、采购等环节的多方协同及智能化管理。截至2020年底,企业上云数达到15825家,省级标杆企业18家,到2025年,企业上云突破20000家。

  1.从产业链政策端来看:政策虹吸效应优势不足,产业集群效应不显著。从政策方面来看,激励政策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无明显优势。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鼓励支持企业创建各级高新技术企业,对经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给予80万元、30万元、10万元、2万元的奖励;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自认定之年起五年内按规定复审合格的,对企业每年投入的技术研发费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100万元的补助。鄞州区则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入库、出库的企业分别给予2万元、3万元补助;同时对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市级最高给予20万元的奖励。由此可见,对于国家级、省级的高新技术企业,余杭区的补贴优惠政策更具吸引力,更有利于集聚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

  2.从产业链企业端来看:产业特色优势不足,产业集群发展加速度不显著。优势产业集聚度不高,如新材料产业在空间分布上较为零散,稀土磁性材料、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的企业基本分散于区内各处,尚未形成标志性特色产业园区。新材料科技城虽然集聚了一批创新平台,但与打造新材料创新策源地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对化工新材料产业而言,产业链整体长度偏短,产品主要集中于原材料生产和应用开发,对原材料的深度开发、延伸不够,对前沿领域的研发布局和投入不足。围绕产业链布局的人才、资金、创新投入不平衡,部分高端产品和原料、工艺包、关键设备等依赖进口,企业的原创性研究和颠覆性产品开发较少,容易陷入“卡脖子”困境。

  3.从创新链企业端来看:产业结构层级较低,科技企业群体集聚不显著。依据区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鄞州区经济运行情况,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500.3亿元,其中第二次产业结构连续四年低于30%。但工业仍存在产业结构层级较低、科技企业群体不够集聚问题,科技产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力度偏低。根据鄞州区“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是鄞州的第一大工业支柱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的19.7%,汽车制造业比重占13%,通用设备、冶金、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合计占比27.5%,传统工业在鄞州工业产值中占比较高,软件和新兴服务、互联网等新科技产业虽增长快,但缺乏规模集聚效应。2020年鄞州区新增的高新技术企业172家,而同年余杭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95家,位居全省第一,说明鄞州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壮大科技企业群落上仍需下苦功。

  4.从创新链平台端来看:众创平台产业集群属性不显,龙头集聚带动作用不显著。产业创新平台数量众多但能级稍显不足。以众创空间为例,鄞州区拥有区级以上众创空间33家,其中由龙头企业和行业标杆企业发起的众创空间仅4家,占比仅为12%,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带动效应不足。走访调研发现,创客工场为创业者提供办公场地租赁、创业服务和股权投资等一站式服务,涉及面较广但和区内大多数平台一样,产业属性不明显,集群优势不强。创新平台的属性往往与地区优势行业相挂钩,宁波地区制造业发展旺盛,与北上广深等先进地区的创客空间相比,对生产场地、机器设备等条件的要求较高,如深圳的平台具有明显产业属性,腾讯众创空间就吸引了大量互联网信息技术领域的创业者。

  5.从创新链投入端来看:R&D经费投入横向比差距较大,全域创新氛围不显著。研发投入是城市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鄞州区全社会R&D经费投入从2016年的29.8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65.66亿元,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也从2016年的2.22%增加到2020年的2.9%,自区划调整后首次超过全省(2.88%)和全市(2.86%)平均水平。然而,相比于鄞州区在地区生产总值上的比重,研发经费投入仍然远远不够,与杭州滨江区、西湖区,以及余姚等省内研发投入先进地区也还有一定差距,2020年,杭州滨江区、西湖区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分别为10.02%、4.27%。2020年鄞州区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94家,高于宁波市平均水平,但远少于杭州余杭区(595家)、深圳福田区(509家)。

  1.从产业链企业端来看:缺少数字化转型思维,缺乏方支撑。企业智能化改造不仅是技术更新,更是经营理念、战略、组织、运营等全方位变革。调研发现,鄞州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以下观点:一是认为不转型也能维持现状。特别是传统家族企业经营思维占主导的中小型企业,认为传统的生产方式也能在市场竞争中有一席之地,企业智能化改造前景不明;二是担心智能化投入与产出收益不成正比。企业认识到智能化改造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机联成网,但市场缺乏成功的数字化改造经验和可靠的集成商,对智能化改造持观望态度;三是对数字化转型有需求,但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无论是企业上云,还是机联改造,都需要企业的先期投入,初期改造成本压力大;四是许多企业表示,在全球疫情肆虐的当下,企业智能化、数字化都要以企业先活下去为前提。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在“数字化浙江”推动下,部分企业没有强有力的制度设计和组织重塑,缺乏清晰的战略目标与实践路径,还聚焦在生产端如何引入先进信息系统,企业内部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之间难以达成共识,也缺乏有效的配套考核和制度激励。

  2.从产业链数据端来看:数据资产积累薄弱,产业协同水平较低。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数据资产不断积累以及应用的过程,数据资产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依托,如何加工利用数据、释放数据价值是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多数企业仍处于数据应用的感知阶段而非行动阶段,“产业大脑”的数据集成应该是基于智能化基础自动传送而不是基于“指尖形式主义”的手动报送。同时,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最大顾虑是担心以数据资源承载的企业信息外泄,因此手动上传的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覆盖全流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工业数据链尚未完全构建,导致各类条线、平台报送的数字化平台融合度低,相互之间数据仓不兼容,报送的数据报表多、繁且杂,数据重复、交叉填报现象甚重,政府部门为保持数据的完整性甚至聘请第三方社会组织到企业帮助登记数据现象,因为数据资源非自动化途径,导致内部数据资源散落在各个业务系统中,特别是底层设备层和过程控制层无法互联互通,形成“数据孤岛”,且报送的数据融合度不高,无法及时全面感知数据的分布与更新。受限于数据的规模、种类以及质量,目前多数企业对数据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基于企业个性化需求开展预测性和决策性分析难度较大,难以更好挖掘数据资产的潜在价值。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尚不充分,应用空间亟待开拓。调研发现,绝大部分企业上云后,未能从自身业务需求出发找准上云的切入口,初级应用多,深度应用少,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深度不够。龙头企业仍以内部综合集成为切入口开展工业互联网建设,产业链间业务协同并不理想,平台针对用户、数据、制造能力等资源社会化开放的程度普遍不高。

  产业数字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大型制造业通过与运营商合作,创建“5G+”生产模式,大幅度提高生产销量,众多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低,网络化、智能化基础薄弱,受限于人力、资金约束,普遍“心有余而力不足”,大中小企业间的数字鸿沟十分明显。目前,驱动传统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因素主要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等。但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运用数字技术的企业局限在使用信息手段办公或进行财务及人员管理等方面,在数据采集、数字会议等领域使用率低,一些中小企业甚至没有任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同时,产业数字化转型面临核心数字技术供给不足等问题,缺乏有能力承担集战略咨询、架构设计、数据运营等关键任务于一体,能够实施“总包”的第三方服务商。调研发现,有家民营企业想做汽车配件智能化工厂,发现市场提供的智能化工厂改造方案不能全方位满足企业运营需求,于是只能组建专业团队自行研发适配企业的改造方案。目前市场上的方案多是通用型解决方案,无法满足企业、行业的个性化、一体化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市场上的软件、大数据、云计算等各类业务服务商良莠不齐,缺乏行业标准,选择难度较大。

  深入实施数字赋能战略,提高企业生产和政府服务能力,助力产业转型发展。重配资源要素。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工业物联网等平台建设,系统打造“5G+AI+区块链+安全”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鼓励中小企业制造资源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全面对接,整合上下游资源,延长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重构生产流程。结合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全面引导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加快构建覆盖智能技术改造、工控安全、工业网络建设等系统解决方案的工业服务体系,鼓励发展总承包服务模式,改善企业生产流水线,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重塑政府服务。围绕打造治理有效、服务高效的数字政府,纵深推进政务服务2.0、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改革等涉企事项改革,加快行政服务审批速度,实现企业少跑、数字快跑。

  完善数字技术供给体系建设,减少制造业对数字化转型投入的不确定性。重塑数字平台通道建设,打通上下游制造业数据流通渠道;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建设互联网双创平台,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双创生态圈和生态链,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重塑数字时代学科建设,高校要培育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学科和专业,尤其是要有效提升原创技术以及基础理论研究创新水平,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基础研究。重塑数据时代科研协作模式,加快与全球科研机构及人才团队合作,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和示范应用工程,推进数字技术原创性研发和融合性创新。重塑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支持企业建设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高水平技术中心,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数字经济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大科学工程、大科学装置建设以及国际国内标准制定等。

  重塑企业管理思维和组织架构,制订清晰的企业战略目标与实践路径。要立足企业实际,设计数字化转型的组织结构,对有条件的企业开辟独立的数字化运营部门,并与工业部门协调互通。重塑政府数字化服务思维,鼓励企业坚定信心。在企业能够实现业务增长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政策,支持企业领导者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变革。数字化转型是生产流程脱胎换骨的过程,一些传统企业在粗放经营中获得良好的收益,导致保守的运营模式在数字化智能时代难以短时间转变,这需要政府在推进数字化改造中持续交流、反复沟通、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排除干扰,围绕攻关关键技术专项,尽可能提供资金、政策、信息来源,如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技术指导,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时间投入技改。重塑数字化开放性组织、平台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调动各方面资源,封闭的系统无法实现资源信息的交流共享,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组建开放性创新平台,定期邀请或发布以共克技术瓶颈。重塑企业数字化标准建设,有条件的企业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等关键技术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进一步深化企业在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影响力,提升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主导权。

  企业对拥有智能化、数字化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的人才越来越青睐,但往往薪资和保障满足不了人才需求。重塑人才素质分类标准建设,明确数字创新人才的能力素质标准。在充分考虑企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基础上,对各级数字技能人才的专业能力以及业务运营、风险管控等能力作出界定,推动数字专业技术人才与各行业的融合。重塑产学研一体化培训机制,深化校企合作、政企合作,通过建设企业大学、企业培训基地等方式,鼓励职业院校和高校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为培育既精通信息技术又熟悉经营管理的人才队伍夯实基础。重塑“人才资源库”和人才集聚氛围建设,加强数字化转型人才的实操训练,建立“数字化转型人才资源库”,激发行业协会、培训机构、咨询公司等在数字技能人才培育中的作用,促进数字技能人才培育体系的形成。积极营造宽松愉悦的创业创新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探索高效灵活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政策。

  政府相关部门要强化政策引导,提高政策精准度,构建较为清晰的数字化转型框架,统筹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整合财税、金融、人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力量,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但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也不要实施“一刀切”,将具体操作权放手给企业自身。重塑数字化赋能产业政策,引导生产要素向数字化转型倾斜,如在财税支持方面,需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统筹,引导各级财政资金加大对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加强对数字经济领域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及试点示范的支持,加大对积极主动进行数字化改造的企业税收等方面补贴;探索成立产业数字化发展基金,推动各级政府产业基金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数字经济发展相关投资子基金;积极落实数字经济领域的相关惠企政策,确保落地见效。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此外,还需加强产业数字化转型在用地、用能、排放、创新等方面的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和重点保障。重塑政府服务机制,以“五实五能”为抓手,进一步宣传和鼓励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培育一批数字化改造典型,推动其他企业学习借鉴,同时,为制造业提供数字信息服务公司信息,搭建信息沟通交流合作平台,为优质企业降低融资门槛。